首页

力建故事

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李胜林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5-09-1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李胜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

李胜林副教授

治学育人理念:尊重个性,培养独立

作为本科生导师,李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做到了平等交流。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短期的规划。指导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有责任,敢担当。

大学不同的阶段,指导学生的内容应有所区别,大一入学提示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对待课余时间。大三要结合自身条件,考虑社会或行业的发展,规划自己大学毕业后的道路。读研、工作还是出国?要摒弃从众随流思想。但不管怎样生存是第一位的,凌驾于所有考虑因素之外。然后才是发展与精神追求的需求。大四下学期,学生升学还是工作都已确定。根据学生的性格,给与适当的建议。

转换学生对老师的认知,做到平等的交流。教师只是职业,分工不同而已。只有平等交流,才能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从良好的沟通开始,指导学生的态度是欣赏加鼓励,批评的话少讲,表扬的话多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然要向学生提前说明一件事实:表扬的话别信,批评的话要听。

重视指导方式与方法,共性问题可以一起聊,涉及到个人隐私事情尽量私聊。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放松心态。针对学生作息特点,可以在晚自习后采用网络工具进行交流。

所指导的学生学习成绩虽有差异,但均能正确评价、接纳自己。指导的学生中约50%攻读硕士研究生,进入职场的学生发展势头良好。

学生感言:

李老师作为我本科生时期的导师,从专业实习到毕业论文,从日常生活到工作指导,一直指引着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跟李老师交流过程中,让人感到轻松、享受,又精彩、深刻,其人格魅力及毫无保留的教学让我受益终身。特别在寻找工作,任职岗位阶段,李老师仍全力指导我选择工作和为人处世,让我对本专业的工作发展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稳定的发展。


 


本科导师制实施以来,刘庆所指导的本科生中,毕业后继续在985、211高校读研的比率超过50%,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力学所、西南交通大学等名校。他以亦师亦友的角色,严谨传学的态度,春风化雨的温暖陪伴着学生度过四年的本科学习,他用真心、耐心和爱心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温度,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本科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