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指明了根本方向。
为搭建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11月18日下午,我院在教学楼103隆重举行第七届“至善杯”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开幕式。校教务处处长郭东明莅临指导,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左建平、副院长岳中文,以及各系主任、教师、学生等近9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理学院冯峰老师做主题报告。开幕式由主管研究生教学工作副院长吴丽丽主持。

左建平院长以“创新突破”为主题为论坛致辞。他回顾了学院近二十年来科研发展的显著进步:从2005年全院SCI论文仅有个位数,到如今研究生人均发表量大幅提升,更有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近十篇高水平论文的突出表现。学院的科研工作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积累,下一步期待大家再向世界顶级期刊发起冲击。他强调,创新不仅意味着颠覆性的突破,也包括用新理论阐释现有现象,或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新的实际问题。他勉励在场师生勇于追求更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在科研道路上做出能够被历史铭记的创新工作。

理学院冯锋副教授结合其在粒子物理基础研究领域开展的系统工作,作了一场题为“粒子物理基础研究中的创新视角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他以个人科研经历为主线,分享了在科研创新、选题思路与策略、科研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保持良好科研心态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冯锋强调,要密切关注领域前沿动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并在科研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同时,他也鼓励同学们勇于面对失败,从中积累经验,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2级博士生郝建帅与2023级博士生舒佳军同学分享了各自的科研心得。郝建帅结合自身科研项目经历,提出应持续阅读高水平论文以紧跟学术前沿,并善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亲手绘制图表、提升图示表达的专业性及审美水平同样重要,科研工作不仅依赖智慧,更需持之以恒的毅力与耐心。舒佳军建议同学们确定研究方向需以个人兴趣为起点,同时结合团队重点与国家需求。在科研过程中要勇于对现有问题提出质疑并寻求改进,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机理。同时还应正确看待科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失败与论文被拒等情况,以积极心态面对挑战。


开幕式后,博士生以小组形式汇报了学位论文的研究进展与创新点,专家评委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现场提问并开展无记名评分,最终按小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奖同学予以表彰。
中期考核评委小组围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工作进展、阶段性成果、拟解决路径、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细致严谨的点评和考核。这一过程充分彰显了我院导师团队与研究生管理队伍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
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博士中期考核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不断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学术创新与人才成长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