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教授

江贝
发布时间:2025-09-0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江贝,1985年5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长,全国煤矿支护优秀专家。入选中国能源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工程建设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等。

兼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空间探测与开发分会常务理事、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常务理事、矿山掘进与文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担任《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青年编委等职务。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课题8项、重大工程委托项目16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57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十余项。

邮箱:jiangbei519@163.com

二、教育背景

1. 2012.09-2016.06,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博士

2. 2016.07-2019.11,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能源矿业、土木交通等地下工程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工作的研究招收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力学、土木水利专业的研究生。

四、代表性科研/教学成果

1、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23年度,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年度,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年度,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年度,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7年度,主持

2、论著

[1]地下工程高强支护理论与智能施工方法, 建筑工业出版社. (专著,第一作者)

[2]Research on dynamic-static coupling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stressed bolt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5, 166: 106992.(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3]Dynamic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rocks anchored by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energy absorption mate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 35: 57-67. (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4]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confined concrete arches in high-stress tu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33(7): 829-841.(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5]Development of physical model test system for fault-slip induced rockburst in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25, 17 (4): 2227-2238.(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6]High prestressed anchorage support for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model test method and its control effect.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5, 157:106332.(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7]Drilling-based measuring method for the c-φ parameter of rock and its field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34(1)65-76.(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8]Study on bearing capacity of combined confined concrete arch in large-section tunnel.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4, 51(2): 117–126.(第一作者、通讯作者,JCR一区)

[9]Bearing mechanism of roof and rib support structure in automatically formed roadway and its support design metho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4, 31: 2467-2487.(第一作者,JCR一区)

[10]The response mechanism and testing method of the rock elastic modulus while drilling, Geomatics,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 2024, 15(1): 2354498. (第一作者,JCR一区)

3、获奖

[1]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中国能源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3]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

[4]全国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

[5]工程建设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6]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

[7]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

[8]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

[9]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

[10]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一位)

4、专利

[1]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2]岩体抗拉强度随钻测试方法与系统,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3]高强吸能锚杆/锚索数值模拟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4]地下工程拱架结构动静耦合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5]地下工程支护体系全周期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6]地下工程围岩结构特征原位探测与分级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7]地下工程动力破坏模拟试验系统与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8]地下工程复合受力材料综合试验装置,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9]动静力锚固支护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10]锚网耦合支护岩体动力冲击试验与评价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第一位)

上一条:李明耀